新闻动态

一架美国专机抵华,赶在特朗普前,众议院组团访华,中方当面提要求,传递三个重要信号

发布日期:2025-10-11 19:49    点击次数:112

9月21日,美国众议院跨党派代表团在时隔六年后重启访华行程,引发广泛关注。这次访问由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亚当·史密斯领导,标志着美国国会在双边关系中的积极姿态。此次行程紧接着中美元首的通话,并在特朗普的访华行程之前进行。显然,国会代表团的提前访问不仅是为了推动中美关系的稳定,也是为特朗普总统的正式访问铺路。

一、访华背景与美国的意图

此次访问的代表团包括军事委员会核心人物及来自多个委员会、两党的议员,体现了超越党派分歧的务实外交态度。美国国会代表团的访华,一方面是中美两国关系逐步回暖的信号,另一方面,也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的潜在调整。特朗普政府时期的“美国优先”政策加剧了中美紧张局势,但拜登政府上台后,外交政策逐渐趋于务实,并寻求与中国的合作而非对抗。

美国国会的此次行动,除了传递美国政府寻求合作的意图外,还释放了一个重要信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美国的对华政策逐步回归稳定,关注长期合作的机会,而不是短期的对抗。这一外交举措不仅对特朗普的访华行程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也表明美国不愿因党派纷争而放弃中美关系的稳定。

展开剩余68%

二、中方的三大要求

在与中方高层的会谈中,中国方面明确提出了三点要求。首先,要求美方停止在南海问题上的军事干涉。中方多次强调,南海地区的稳定对亚太和平至关重要,而美国在该地区的频繁军事活动只会加剧局势紧张。其次,台湾问题依然是中美关系的敏感领域。中方要求美国严格遵守“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势力的任何活动,减少对台军售,并停止对台湾地区政府的支持。

第三,中方要求美方在经济领域采取更加公正的态度,尤其是要减少对中国企业的制裁和打压,恢复自由公平的贸易环境,推动两国在高科技等领域的合作。这些要求不仅反映了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上的坚定立场,也彰显了中国希望通过对话化解争端,稳定两国关系的战略意图。尤其是台湾问题,作为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议题之一,直接影响着两国的未来合作空间。

三、美国政策的调整信号

美国众议院代表团的到访传递出美国对华政策逐步调整的信号。近年来,尽管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战略定位是“竞争者”,但随着全球局势的变化,特别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加剧,美国的外交政策开始倾向于务实合作。这次议员团的访问是美国向中国表达愿意通过对话解决分歧、降低误解的一步。尤其是在当前国际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稳定中美关系对两国乃至全球的稳定都至关重要。

史密斯一行在此时访华,向外界传递出三个信号。一是在双方的协商下代表团得以成行,是中美沟通交流整体氛围改善的其中一环,凸显出元首外交在中美关系中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二是表明国会与中国直接接触、对话交流并不是什么不可想象的事情,不断出现的反华提案无法掩盖一部分国会议员希望加强对华交流的愿望;三是此次访问也可能是一种风向标,推动未来更多议员前往中国,正如史密斯所说,“美国众议院议员的访问不应该是六七年才一次”。

四、中美关系的新常态

虽然此次美国众议院代表团的访问不可能立即改变中美关系的全貌,但它无疑为两国关系带来新的“破冰”契机。中美两国长期以来的战略竞争和对抗并未完全消除,但双方在多个领域的合作潜力仍然存在。此次访问的积极信号,尤其是在经济、军事和外交层面的交流,为两国关系的恢复提供了积极的动力。

通过此次美国议员代表团的访华,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正在逐步调整。在特朗普总统访华之前,国会层面的接触显然具有战略意义。此举不仅为特朗普的正式访问铺平了道路,还展示了中美双方在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中恢复合作的可能性。中方的三大要求则表明,尽管中国愿意开展对话,但前提是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发布于:江苏省